专利摘要:
一種發光二極體燈源包括燈源板、支架、接收傳送模組、驅動元件與二次光學元件。燈源板包括第一電路板與複數個發光元件,支架包括柱體部,接收傳送模組包括天線單元與射頻單元。天線單元配置於柱體部以接收並傳輸來自空間中的射頻信號至射頻單元,射頻單元依據射頻信號輸出驅動信號至驅動元件,驅動元件依據驅動信號驅動配置於第一電路板上的每一發光元件,進而使發光元件所提供的光束自二次光學元件射出。因此,使用者可藉由遙控裝置與射頻控制裝置無線遙控發光二極體燈源。
公开号:TW201322827A
申请号:TW100144011
申请日:2011-11-30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Hung-Ta Yu
申请人:Amtra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1V23-00
专利说明:
發光二極體燈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二極體燈源,特別關於一種可無線遙控的發光二極體燈源。
一般而言,燈座的開關多裝設於牆壁上,使用者欲點亮或熄滅燈光時,係以手動操作的方式切換關關。然於同一空間中,燈座的開關大多分開設置於多處,當使用者欲點亮照明設備或熄滅照明設備,需往復來回走動以切換配置於不同位置的燈座開關,對使用者於操作上相當不方便。
此外,隨著人類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照明設備已不再侷限於單純照明功用,如戲劇或舞蹈表演時需有各種不同情境的照明狀態,以提供觀賞者不同的視覺效果。若仍使用配置於牆壁上的開關以調整照明設備,照明設備的操作者為了搭配各種不同情境的照明狀態,除了要注意切換的時間與照明亮度的問題之外,更需要隨時走動至相對燈座開關的位置。
再者,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與人類環保意識的抬頭,白熾燈源因發光效率低、耗電量高、壽命短等缺點而面臨被取代的命運。近年來,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因具有壽命長、耗電量少、反應速度快、耐衝撞、耐天候性佳、體積小、發光效率高與輕量化等優點,使得發光二極體成為日常生活應用的主要照明光源之一。然而,發光二極體因為封裝等結構上的因素,使得發光二極體所發射的光線通常侷限於一定範圍內(發光二極體的指向性甚高),而無法完整地取代白熾燈源。有鑑於此,使發光二極體燈源具有便利的照明情境之切換功能就成為業者發展產品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發明揭露一種發光二極體燈源,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提供使用者便利的照明情境切換方式。
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發光二極體燈源包括一基座、一燈源板、一支架、一接收傳送模組、一驅動元件與一二次光學元件。二次光學元件罩覆燈源板、支架與天線單元並連接基座。燈源板包括一第一電路板與複數個發光元件,第一電路板配置於基座上,每一發光元件配置於第一電路板上。支架包括一平板部與連接平板部的一柱體部,平板部配置於第一電路板上並具有至少一開口,開口暴露出每一發光元件。接收傳送模組包括一天線單元與一射頻單元,天線單元配置於柱體部,射頻單元耦接天線單元,驅動元件耦接射頻單元與第一電路板。天線單元接收並傳輸一射頻信號至射頻單元,射頻單元依據射頻信號輸出一驅動信號至驅動元件,驅動元件依據驅動信號驅動每一發光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柱體部具有一容置空間,天線單元配置於容置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天線單元配置於柱體部的部分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射頻信號符合一群蜂通訊協定(Zigbee communication protocol)的規範。
在一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源另包括一第二電路板,射頻單元與驅動元件配置於第二電路板上。
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另一實施例,發光二極體燈源包括一基座、一燈源板、一支架、一二次光學元件、一散熱元件、一接收傳送模組與一驅動元件。燈源板包括一第一電路板與複數個發光元件,第一電路板配置於基座上,每一發光元件配置於第一電路板上。支架包括一平板部與連接平板部的一柱體部,平板部配置於第一電路板上並具有至少一開口,開口暴露出每一發光元件。二次光學元件罩覆燈源板與支架並連接基座,散熱元件配置於二次光學元件上。接收傳送模組包括一接收單元與一微處理單元,接收單元配置於散熱元件上,微處理單元耦接接收單元,驅動元件耦接微處理單元與第一電路板。接收單元接收並傳輸一紅外線信號至微處理單元,微處理單元接收紅外線信號,並對紅外線信號解碼而輸出一驅動信號至驅動元件,驅動元件依據驅動信號驅動每一發光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基座包括一散熱塊與一燈源接頭,驅動元件包括一偵測單元。偵測單元用以偵測散熱塊與燈源接頭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對應輸出一群組信號至驅動元件,驅動元件係利用群組信號判斷是否依據驅動信號驅動每一發光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偵測單元係為一多段式開關。
在一實施例中,偵測單元係為一位置感測器。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實施例,發光二極體燈源可藉由接收傳送模組的配置,提供使用者利用無線遙控的方式啟動發光二極體燈源、關閉發光二極體燈源、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的發光亮度或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光場分佈。其中,接收傳送模組可接收紅外線信號或射頻信號。
此外,當使用者所處的空間設置有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燈源且接收傳送模組所接收的信號為射頻信號時,由於射頻信號包括群組資料,故每一驅動元件可藉由比對射頻信號所包括的群組資料與每一驅動元件所設定的群組資料,判斷是否依據驅動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
當使用者所處的空間設置有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燈源且接收傳送模組所接收的信號為紅外線信號時,散熱塊與燈源接頭的相對位置可使偵測單元輸出決定每一發光二極體燈源所定義群組的群組信號,使得每一驅動元件可藉由比對群組信號所包括的群組資料與驅動信號所包括使用者欲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的群組資料,判斷是否依據驅動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偵測單元可為多段式開關或位置感測器。
以上關於本發明的內容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及解釋本發明的精神及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係分別為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爆炸圖與依據「第1圖」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包括基座102、燈源板104、支架106、接收傳送模組108、驅動元件110與二次光學元件112。其中,基座102可包括散熱塊102a與燈源接頭102b,燈源板104包括第一電路板50與複數個發光元件52,支架106包括平板部60與柱體部62,接收傳送模組108包括天線單元70與射頻單元72。在本實施例中,燈源接頭102b可外接電源(未繪製)以供電予發光二極體燈源100。燈源接頭102b可為但不限於螺旋式的燈源接頭。舉例而言,燈源接頭102b亦可為GU10型式的燈源接頭。
此外,燈源板104可包括但不限於十二個發光元件52,每一發光元件52可提供白色光束。舉例而言,燈源板104亦可包括八個發光元件52,其中二個發光元件52可提供紅色光束,四個發光元件52可提供綠色光束,二個發光元件52可提供藍色光束,實際發光元件52的數量與每一發光元件52所提供的光束顏色可依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第一電路板50配置於基座102上,每一發光元件52配置於第一電路板50上。平板部60具有至少一開口80且配置於第一電路板50上,平板部60所具有的開口80可暴露出配置於第一電路板50上的每一發光元件52。在本實施例中,平板部60可具有十二個開口80,十二個開口80與十二個發光元件52係可藉由一對一的方式相對應,但本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而言,平板部60可具有四個開口80,四個開口80與十二個發光元件52係可藉由一對三的方式相對應。柱體部62連接平板部60,天線單元70配置於柱體部62,二次光學元件112罩覆燈源板104、支架106與天線單元70並連接基座102。
請參照「第1圖」、「第2圖」與「第3A圖」,「第3A圖」係為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單元的一實施例配置位置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天線單元70可為平片天線(patch antenna)。平片天線(即天線單元70)可環繞柱體部62的部分表面621(平片天線的二側端70a、70b於表面621上的距離W大約1.5毫米至2.0毫米)。其中,電纜線31可穿過柱體部62的開口622以耦接平片天線(即天線單元70)與射頻單元72,但本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而言,天線單元70可為柱狀天線(pillar antenna),柱體部62可具有容置空間63,使得柱狀天線(即天線單元70)可配置於容置空間63(請參照「第3B圖」,係為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單元的另一實施例配置位置示意圖)。其中,電纜線31可直接耦接柱狀天線(即天線單元70)與射頻單元72,而不需穿過柱體部62的開口622。需注意的是,天線單元70需配置於遠離交流變直流轉換器(未繪製)的位置,以避免受到電磁波的干擾。
請參照「第2圖」與「第4圖」,「第4圖」係為依據「第2圖」之電路方塊示意圖。天線單元70耦接射頻單元72,射頻單元72耦接驅動元件110,驅動元件110耦接第一電路板50。天線單元70用以接收並傳輸射頻信號30至射頻單元72,射頻單元72依據射頻信號30輸出驅動信號32,驅動元件110依據驅動信號32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2。其中,射頻信號30可符合群蜂通訊協定(Zigbee communication protocol)的規範。
在本實施例中,可藉由但不限於射頻控制裝置88將遙控裝置89所發出的紅外線信號90轉換成符合群蜂協定規範的射頻信號30,以傳輸至天線單元70,進而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2。換句話說,使用者可利用遙控裝置89與射頻控制裝置88遠端遙控發光二極體燈源100。舉例而言,使用者可依據使用需求利用遙控裝置89與射頻控制裝置88啟動發光二極體燈源100、關閉發光二極體燈源100、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100的發光亮度或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100的光場分佈(即啟動部分發光元件52)。其中,遙控裝置89與射頻控制裝置88係可整合至同一設備中或各自為一獨立裝置。
此外,符合群蜂協定規範的射頻信號30可包括群組資料,發光二極體燈源100的驅動元件110具有預設的群組資料,當驅動元件110判斷出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內部所預設的群組資料(即驅動元件110具有預設的群組資料)與射頻信號30所包括群組資料相同時,驅動元件110才會依據驅動信號32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2。反之,當驅動元件110判斷出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內部所設定的群組資料與射頻信號30所包括群組資料不同時,驅動元件110不會依據驅動信號32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2。因此,當使用者所處的空間設置有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燈源100時,由於每一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內部可具有不同預設的群組資料,使用者可利用遙控裝置89與射頻控制裝置88隨意驅動任一發光二極體燈源100,以使空間的亮度達到使用者的需求。
請參照「第2圖」。在本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另包括第二電路板114、電源線41與電源線42,射頻單元72與驅動元件110可配置於第二電路板114上,但本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而言,射頻單元72與驅動元件110亦可配置於不同的電路板上。其中,電源線41與電源線42係用以耦接第二電路板114與第一電路板50,進而使驅動元件110可藉由電源線41與電源線42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2。
請參照「第5圖」,係為依據「第2圖」之天線單元於不同傳輸頻率的傳輸效率示意圖。由於天線單元70配置於遠離交流變直流轉換器(未繪製)的位置,以避免受到電磁波的干擾。因此,天線單元70於傳輸頻率為2.43千兆赫(gigahertz,GHz)時的傳輸效率大約為54%。
請參照「第1圖」與「第2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塊102a的材質可為導熱係數高的散熱材料,且可具有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20,以使得燈源板104因被驅動所產生的熱能可被散熱塊102a有效地傳遞至發光二極體燈源100所配置的環境中,以進行散熱。此外,為了進一步地提高發光二極體燈源100的散熱效果,第一電路板5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導熱性較佳的金屬芯印刷電路板(metal core printed circuit board,MCPCB)、陶瓷基板或是其他適當導熱係數佳的電路板。
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另可包括散熱元件116與鎖固元件23,其中散熱元件116配置於二次光學元件112上並具有鎖固開孔24與複數個第二散熱鰭片25。鎖固元件23係穿設散熱元件116的鎖固開孔24而鎖固於柱體部62的螺紋開孔27,以使散熱元件116被鎖固於二次光學元件112上並與柱體部62接觸。其中,若鎖固元件23、平板部60與柱體部62的材質皆為導熱性較佳的材料時,燈源板104因被驅動所產生的熱能可藉由平板部60、柱體部62與第二散熱鰭片25進行散熱。
在本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源100亦可包括頂蓋33,其中頂蓋33配置於散熱元件116的鎖固開孔24上,以覆蓋鎖固元件23,除了具有美觀的效果外,並具有保護鎖固元件23以避免鎖固元件23暴露於外部而易於鏽化。
另外,發光二極體燈源100亦可包括反射結構44,反射結構44環繞柱體部62並連接散熱元件116。由於每一發光元件52所提供白色光束的指向性強,因此,發光二極體燈源100便可透過反射結構44將部分白色光束反射,從而使白色光束在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100時可呈現較佳的光均勻性。此外,二次光學元件112具有第一光學表面S1與第二光學表面S2,其中第一光學表面S1連接散熱塊102a與第二光學表面S2。特別的是,由於第一光學表面S1上任一點的切線相對散熱塊102a的斜率絕對值實質上為固定,且第二光學表面S2上任一點的切線相對散熱塊102a的斜率絕對值在往遠離散熱塊102a的方向上逐漸變小,因此,每一發光元件52所提供的白色光束在傳遞至第一光學表面S1與第二光學表面S2時便可有效地被折射而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外,而使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可提供大角度的均勻光場分佈。
再者,二次光學元件112亦可摻有複數個擴散粒子29,使得白色光束除了可透過折射的方式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外,亦可透過擴散或散射的方式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100外,進而可更進一步提供角度更大的照明範圍(即可呈現全週光的照明)。
請參照「第6圖」與「第7圖」,係分別為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另一實施例爆炸圖與依據「第6圖」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源200包括基座202、燈源板204、支架206、接收傳送模組208、驅動元件210與二次光學元件212。其中,基座202包括散熱塊202a與燈源接頭202b,燈源板204包括第一電路板55與複數個發光元件56,支架206包括平板部65與柱體部66,接收傳送模組208包括接收單元75與微處理單元76。在本實施例中,燈源接頭202b可外接電源(未繪製)以供電子發光二極體燈源200。燈源接頭202b可為但不限於螺旋式的燈源接頭,燈源板204可包括但不限於十二個發光元件56,每一發光元件56可提供藍色光束。舉例而言,燈源接頭202b亦可為GU10型式的燈源接頭,燈源板204亦可包括四個發光元件56,其中一個發光元件56可提供紅色光束,二個發光元件56可提供綠色光束,一個發光元件56可提供藍色光束,實際發光元件56的數量與每一發光元件56所提供的光束顏色可依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第一電路板55配置於基座202上,每一發光元件56配置於第一電路板55上。平板部65具有至少一開口82且配置於第一電路板55上,平板部65所具有的開口82可暴露出配置於第一電路板55上的每一發光元件56。在本實施例中,平板部65可具有十二個開口82,十二個開口82與十二個發光元件56係可藉由一對一的方式相對應,但本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而言,平板部65可具有一個開口82,開口82與十二個發光元件56係可藉由一對十二的方式相對應。二次光學元件212罩覆燈源板204與支架206並連接基座202。柱體部66連接平板部65且具有開口722。
此外,發光二極體燈源200另可包括散熱元件216與鎖固元件231,其中散熱元件216配置於二次光學元件212上並具有鎖固開孔241、開口730以及複數個第二散熱鰭片251。鎖固元件231係穿設散熱元件216的鎖固開孔241而鎖固於柱體部66的螺紋開孔271,以使散熱元件216被鎖固於二次光學元件212上並與柱體部66接觸。接收單元75可配置於散熱元件216的鎖固開孔241上,以覆蓋鎖固元件231。
在本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源100亦可包括頂蓋53,頂蓋53包括開口78與凹槽83,頂蓋53配置於散熱元件216上。其中,頂蓋53的凹槽83可用以容置接收單元75並可保護接收單元75以避免磨損,頂蓋53的開口78可使部分接收單元75露出以接收紅外線信號46。
請參照「第7圖」與「第8圖」,「第8圖」係為依據「第7圖」之電路方塊示意圖。接收單元75耦接微處理單元76,微處理單元76耦接驅動元件210,驅動元件210耦接第一電路板55。接收單元75用以接收並傳輸紅外線信號46至微處理單元76,微處理單元76接收紅外線信號46,並對紅外線信號46解碼而輸出驅動信號36,驅動元件210依據驅動信號36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6。其中,紅外線信號46係可為但不限於遙控裝置91所發出的紅外線信號。換句話說,使用者可藉由遙控裝置91啟動發光二極體燈源200、關閉發光二極體燈源200、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200的發光亮度或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200的光場分佈。其中,接收單元75可藉由穿越過開口722與開口730的三條傳輸線79將接收到的紅外線信號46傳輸至微處理單元76。
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元件210可包括偵測單元21,偵測單元21用以偵測散熱塊202a與燈源接頭202b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對應輸出群組信號49至驅動元件210,驅動元件210係利用群組信號49判斷是否依據驅動信號36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6。其中,驅動信號36包括使用者欲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200的群組資料。
舉例而言,請參照「第7圖」與「第9圖」,「第9圖」係為依據「第6圖」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外觀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偵測單元21係可為但不限於位置感測器。散熱塊202a具有標記ON,燈源接頭202b具有標記1、2、3、...、X,其中X可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當散熱塊202a與燈源接頭202b之間相對旋轉,且散熱塊202a所具有的標記ON與燈源接頭202b所具有任一標記對齊時,例如但不限於標示2,位置感測器(即偵測單元21)偵測到散熱塊202a與燈源接頭202b之間相對旋轉的角度,而輸出對應的群組信號49至驅動元件210。其中,每一群組信號49可對應一群組資料。
當驅動元件210判斷出群組信號49所對應的群組資料與驅動信號36所包括使用者欲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200的群組資料相同時,驅動元件2210才會依據驅動信號36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6。反之,當驅動元件210判斷出群組信號49所對應的群組資料與驅動信號36所包括使用者欲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200的群組資料不同時,驅動元件210不會依據驅動信號49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6。因此,當使用者所處的空間設置有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燈源200時,由於每一發光二極體燈源200中散熱塊202a與燈源接頭202b之間具有不同的相對位置,使用者可利用遙控裝置所發出的紅外線信號46隨意驅動具有不同群組資料的發光二極體燈源200,以使空間的亮度達到使用者的需求。
上述實施例所述之偵測單元21係可為但不限於位置感測器,舉例而言,偵測單元21亦可為多段式開關(請參照「第10圖」,係為依據本發明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又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當散熱塊202a與燈源接頭202b之間相對旋轉,且散熱塊202a所具有的標記ON與燈源接頭202b所具有任一標記對齊時,可帶動多段式開關(即偵測單元21)進行開關的切換,進而使多段式開關可依據散熱塊202a與燈源接頭202b之間的相對位置(即散熱塊202a所具有的標記ON與燈源接頭202b所具有任一標記對齊的相對位置)輸出對應的群組信號49至驅動元件210。其中,每一群組信號49可對應一群組資料。關於驅動元件210如何利用群組信號49判斷是否依據驅動信號36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6的方法係於上述偵測單元21為多段式開關時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7圖」。在本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源200另可包括第二電路板214、電源線67與電源線64,微處理單元76與驅動元件210配置於第二電路板214上,但本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而言,微處理單元76與驅動元件210亦可配置於不同的電路板上。其中,電源線67與電源線64係用以耦接第二電路板214與第一電路板55,進而使驅動元件210可藉由電源線67與電源線64驅動每一發光元件56。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塊202a的材質可為導熱係數高的散熱材料,且可具有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201,以使得燈源板204因被驅動所產生的熱能可被散熱塊202a有效地傳遞至發光二極體燈源200所配置的環境中,以進行散熱。此外,為了進一步地提高發光二極體燈源200的散熱效果,第一電路板55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導熱性較佳的金屬芯印刷電路板(metal core printed circuit board,MCPCB)、陶瓷基板或是其他適當導熱係數佳的電路板。
另外,發光二極體燈源200亦可包括反射結構77,反射結構77環繞柱體部66並連接散熱元件216。由於每一發光元件56所提供藍色光束的指向性強,因此,發光二極體燈源200便可透過反射結構77將部分藍色光束反射,從而使藍色光束在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200時可呈現較佳的光均勻性。此外,二次光學元件212具有第一光學表面S1與第二光學表面S2,其中第一光學表面S1連接散熱塊202a與第二光學表面S2。特別的是,由於第一光學表面S1上任一點的切線相對散熱塊202a的斜率絕對值實質上為固定,且第二光學表面S2上任一點的切線相對散熱塊202a的斜率絕對值在往遠離散熱塊202a的方向上逐漸變小,因此,每一發光元件56所提供的藍色光束在傳遞至第一光學表面S1與第二光學表面S2時便可有效地被折射而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200外,而使發光二極體燈源200可提供大角度的均勻光場分佈。
再者,二次光學元件212亦可摻有複數個擴散粒子291,使得藍色光束除了可透過折射的方式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200外,亦可透過擴散或散射的方式出射於發光二極體燈源200外,進而可更進一步提供角度更大的照明範圍(即可呈現全週光的照明)。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實施例,發光二極體燈源可藉由接收傳送模組的配置,提供使用者利用無線遙控的方式啟動發光二極體燈源、關閉發光二極體燈源、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的發光亮度或調整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光場分佈。其中,接收傳送模組可接收紅外線信號或射頻信號。
此外,當使用者所處的空間設置有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燈源且接收傳送模組所接收的信號為射頻信號時,由於射頻信號包括群組資料,故每一驅動元件可藉由比對射頻信號所包括的群組資料與每一驅動元件所設定的群組資料,判斷是否依據驅動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
當使用者所處的空間設置有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燈源且接收傳送模組所接收的信號為紅外線信號時,散熱塊與燈源接頭的相對位置可使偵測單元輸出決定每一發光二極體燈源所定義群組的群組信號,使得每一驅動元件可藉由比對群組信號所包括的群組資料與驅動信號所包括使用者欲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的群組資料,判斷是否依據驅動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偵測單元可為多段式開關或位置感測器。
再者,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單元配置於遠離交流變直流轉換器的位置,以避免受到電磁波的干擾,進而具有良好的效率與接收頻率(天線單元於傳輸頻率為2.43千兆赫時的傳輸效率大約為54%)。另外,發光二極體燈源可藉由二次光學元件的設計與反射結構的配置而達到大角度且均勻的全週光的照明。發光二極體燈源可藉由第一散熱鰭片與第二散熱鰭片的使用而可有效地提升發光二極體燈源的散熱效果。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的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201...第一散熱鰭片
21...偵測單元
23、231...鎖固元件
24、241...鎖固開孔
25、251...第二散熱鰭片
27、271...螺紋開孔
29、291...擴散粒子
30...射頻信號
31...電纜線
32、36...驅動信號
33、53...頂蓋
41、42、61、64...電源線
44、77...反射結構
46、90...紅外線信號
49...群組信號
50、55...第一電路板
52、56...發光元件
60、65...平板部
62、66...柱體部
63...容置空間
70...天線單元
70a、70b...側端
72...射頻單元
75...接收單元
76...微處理單元
78、80、82、622、722、730...開口
79...傳輸線
83...凹槽
88...射頻控制裝置
89、91...遙控裝置
100、200...發光二極體燈源
102、202...基座
102a、202a...散熱塊
102b、202b...燈源接頭
104、204...燈源板
106、206...支架
108、208...接收傳送模組
110、210...驅動元件
112、212...二次光學元件
114、214...第二電路板
116、216...散熱元件
621...表面
第1圖係為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爆炸圖。
第2圖係為依據第1圖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單元的一實施例配置位置示意圖。
第3B圖係為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單元的另一實施例配置位置示意圖。
第4圖係為依據第2圖之電路方塊示意圖。
第5圖係為依據第2圖之天線單元於不同傳輸頻率的傳輸效率示意圖。
第6圖係為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另一實施例爆炸圖。
第7圖係為依據第6圖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8圖係為依據第7圖之電路方塊示意圖。
第9圖係為依據第6圖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一實施例外觀結構示意圖。
第10圖係為依據本發明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的又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
20...第一散熱鰭片
23...鎖固元件
24...鎖固開孔
25...第二散熱鰭片
27...螺紋開孔
33...頂蓋
41、42...電源線
44...反射結構
50...第一電路板
52...發光元件
60...平板部
62...柱體部
70...天線單元
70a、70b...側端
72...射頻單元
80...開口
100...發光二極體燈源
102...基座
102a...散熱塊
102b...燈源接頭
104...燈源板
106...支架
110...驅動元件
112...二次光學元件
114...第二電路板
116...散熱元件
621...表面
权利要求:
Claims (11)
[1] 一種發光二極體燈源,包括:一基座;一燈源板,包括:一第一電路板,配置於該基座上;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一電路板上;一支架,包括:一平板部,配置於該第一電路板上,並具有至少一開口,該至少一開口暴露出該些發光元件;以及一柱體部,連接該平板部;一接收傳送模組,包括:一天線單元,配置於該柱體部,用以接收並傳輸一射頻信號;以及一射頻單元,耦接該天線單元,並依據該射頻信號輸出一驅動信號;一驅動元件,耦接該射頻單元與該第一電路板,並依據該驅動信號驅動該些發光元件;以及一二次光學元件,罩覆該燈源板、該支架與該天線單元並連接該基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柱體部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天線單元配置於該容置空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天線單元配置於該柱體部的部分表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射頻信號符合一群蜂通訊協定(Zigbee communication protocol)的規範。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發光二極體燈源另包括一第二電路板,該射頻單元與該驅動元件配置於該第二電路板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基座包括一散熱塊與一燈源接頭。
[7] 一種發光二極體燈源,包括:一基座;一燈源板,包括:一第一電路板,配置於該基座上;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一電路板上;一支架,包括:一平板部,配置於該第一電路板上,並具有至少一開口,該至少一開口暴露出該些發光元件;以及一柱體部,連接該平板部;一二次光學元件,罩覆該燈源板與該支架並連接該基座;一散熱元件,配置於該二次光學元件上;一接收傳送模組,包括:一接收單元,配置於該散熱元件上,用以接收並傳輸一紅外線信號;以及一微處理單元,耦接該接收單元,接收該紅外線信號,並對該紅外線信號解碼而輸出一驅動信號;以及一驅動元件,耦接該微處理單元與該第一電路板,並依據該驅動信號驅動該些發光元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發光二極體燈源另包括一第二電路板,該微處理單元與該驅動元件配置於該第二電路板上。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基座包括一散熱塊與一燈源接頭,該驅動元件包括一偵測單元,該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散熱塊與該燈源接頭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對應輸出一群組信號至該驅動元件,該驅動元件係利用該群組信號判斷是否依據該驅動信號驅動該些發光元件。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偵測單元係為一多段式開關。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源,其中該偵測單元係為一位置感測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46830B|2014-07-21|發光二極體燈源
US8415865B2|2013-04-09|Light-guide type illumination device
JP5946008B2|2016-07-05|照明器具
US8390182B2|2013-03-05|Light emitting diode bulb
JP2005251660A|2005-09-15|光源および照明装置
US9651223B2|2017-05-16|Light-emitting apparatus with fastening of optical component to pedestal through light-emitting substrate through-hole, illumination light source having the sam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50153037A1|2015-06-04|Combination led lamp and speakerphone assembly
KR20130014348A|2013-02-07|발광장치 및 조명기구
EP2655957B1|2015-04-22|Led light bulb with light scattering optics structure
JP2011029091A|2011-02-10|照明器具
WO2012141226A1|2012-10-18|照明装置
KR20110017648A|2011-02-22|조명 장치
US20130223065A1|2013-08-29|Street lamp
JP5294044B2|2013-09-18|照明器具
KR101978633B1|2019-05-15|조명기기
JP5320563B2|2013-10-23|照明器具
TW201312041A|2013-03-16|發光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JP2013206752A|2013-10-07|照明装置
TW201441527A|2014-11-01|燈具
TWI557369B|2016-11-11|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裝置
KR101214378B1|2012-12-21|Led 조명장치
JP2017037853A|2017-02-16|照明器具
JP5279947B2|2013-09-04|照明装置
KR20140033871A|2014-03-19|엘이디 조명 장치
JP2020145209A|2020-09-10|照明器具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46830B|2014-07-21|
CN103133912B|2015-01-28|
US20130136454A1|2013-05-30|
CN103133912A|2013-06-05|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HK1039252A2|2001-08-24|2002-03-28|Flying Dragon Electrical Appli|Remote control hand lantern|
US7520635B2|2003-07-02|2009-04-21|S.C. Johnson & Son, Inc.|Structures for color changing light devices|
TWI329724B|2003-09-09|2010-09-01|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Integrated lamp with feedback and wireless control|
US7375476B2|2005-04-08|2008-05-20|S.C. Johnson & Son, Inc.|Lighting device having a circuit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diod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and calibrating lighting devices|
CN201221735Y|2008-06-13|2009-04-15|李金传|导光结构|
CN201373273Y|2009-03-12|2009-12-30|林峻毅|反射式led灯|
US8306639B2|2009-10-25|2012-11-06|Greenwave Reality, Pte, Ltd.|Home automation group selection by color|
US8148921B2|2010-03-17|2012-04-03|Elbex Video Lt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pagating optical signals along with power feed to illuminators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N102893701B|2010-05-04|2016-05-04|吉可多公司|具有用于发送关联信息的通信端口的led照明装置|
US8115397B2|2011-01-04|2012-02-14|Greenwave Reality PTE, Ltd.|Power failure reporting in a networked light|KR101896958B1|2011-12-19|2018-10-18|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Led 조명장치|
CN203757500U|2014-01-20|2014-08-06|赵文兴|省电高亮度射灯结构|
BR112015031392A2|2014-03-21|2017-10-10|Koninklijke Philips Nv|estrutura óptica para processamento da saída de luz por uma unidade de iluminação, unidade de iluminação,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e uma estrutura óptica para processamento da saída de luz por uma unidade de iluminação|
CN103912810A|2014-04-03|2014-07-09|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d照明装置、系统以及在led照明装置内布置天线的方法|
GB201407301D0|2014-04-25|2014-06-11|Aurora Ltd|Improved led lamps and luminaires|
US9538623B2|2014-05-12|2017-01-03|Lg Electronics Inc.|Lighting device|
RU2643364C1|2014-07-04|2018-02-01|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Световой блок со встроенной антенной|
CN104566027B|2014-12-26|2018-10-26|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d照明装置、系统及其天线布置方法|
JP6263318B1|2015-03-17|2018-01-17|フィリップス ライティング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結合され、相互に動かせる第1及び第2アンテナ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ES2763277T3|2015-09-01|2020-05-27|Signify Holding Bv|Dispositivo de iluminación con una anten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EP3365939B1|2015-10-22|2019-03-20|Signify Holding B.V.|Lighting device hav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tenna|
US10544907B2|2017-09-15|2020-01-28|Technical Consumer Products, Inc.|Light emitting diodefilament light bulb with secured antenna|
TWM557492U|2017-11-22|2018-03-21|麗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燈具組件及使用此燈具組件之燈具|
CN210601114U|2019-08-06|2020-05-22|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智能灯|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4011A|TWI446830B|2011-11-30|2011-11-30|發光二極體燈源|TW100144011A| TWI446830B|2011-11-30|2011-11-30|發光二極體燈源|
CN201110407963.XA| CN103133912B|2011-11-30|2011-12-06|发光二极管灯源|
US13/444,561| US20130136454A1|2011-11-30|2012-04-11|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source|
[返回顶部]